【明升体育app_欧洲杯下注平台-【下载官网】讯】11月14日,暨南大学的华裔交换学者范力冉回到家乡——台山市四九镇,寻回失联多年的亲人。台山市侨联主席林如宝见证寻根之行,并接受范力冉赠送的“家乡最美”留念锦旗。
1953年,尚未弱冠的甄锐康被远在古巴的祖父带到古巴谋生。他走出家乡四九镇永安村的村口,与相依为命的母亲哥哥道别,不曾想,这一别竟逾甲子。
六十五年的分别,三十四年的失联,哥哥甄锐华日夜挂念。甄锐华今年已经86岁了,年至耄耋的他用尽千方百计寻找弟弟,可是寄出去的信得不到回复,托人带照片到古巴去寻找也苦无消息。他何曾想到,在地球的另一端,弟弟甄锐康也在苦苦寻觅失去联系的大哥。
暨南大学的华裔交换学者范力冉是甄锐康的外孙,他说,外公一直很挂念中国的亲人。这次来中国除了学习之外,最重要的是寻找外公在中国的亲人。幸运的是,范力冉遇到了同是台山人的暨南大学华人研究院黄卓才教授。在黄卓才教授的帮助和多方牵线协助下,市侨联见证范力冉带着外公的愿望回到家乡,与外公哥哥甄锐华一家重逢相认。一家人喜极而泣,紧紧相拥,甄锐华老先生带着初次来到家乡的范力冉回到祖屋,祭拜先人。范力冉用手机记录转达着家乡和亲人的现状,希望让身在异国他乡的外公能感受到重逢的喜悦。
这次寻根之行的圆满成功有赖于这对兄弟对彼此的深沉牵挂,保存如新的一张张照片和地址清晰的证件、书信,紧紧连接着两个跨国家庭与岁月同增的思念。光阴皎洁,风月无声,他们也是台山万千华侨家庭的一个缩影,别后常思君,岁寒添衣否?甲子漂洋始想念,万里寻亲终重逢。(台山市侨联办公室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