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升体育app_欧洲杯下注平台-【下载官网】

图片
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领导之窗 > 庞国梅 > 庞国梅主要活动

庞国梅接受《香港商报》专访 江门正蓄势出发

时间:2014-03-10 来源: 【字体:
  “两会”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市长庞国梅会见了全国政协委员、《香港商报》社长黄扬略,并接受了该报的专访。庞国梅表示,近几年,江门经济发展实实在在、稳扎稳打,多项重要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突破,拥有独特侨乡优势和重大发展平台的江门正蓄势出发。   
  【侨乡优势】
  增强新生代华侨华人归属感
  “祖籍江门的华侨、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,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。这也是江门引资、引智的重要桥梁和优势。”庞国梅表示,我们在继续做好老一代华侨华人工作的同时,还要努力涵养侨务新生资源,做好新生代华侨华人的联络工作,增强他们的归属感,让江门成为新一代华侨华人在国内进行商务往来的首选之城。
  “与老一辈相比,新生代华侨华人学历水平更高,视野更宽广,思路更活跃,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科技、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辈出,但由于长期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在海外,部分新生代华侨华人对家乡缺乏直观、深入、现实的了解,导致家乡情不浓、归属感不强。面对新侨情,江门会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华侨华人工作,使他们成为推动江门发展的重要力量。”庞国梅表示。比如,为他们打造创业平台,通过设立如侨青创业园的形式,研究制订土地、融资、税收、成果转让等优惠政策,鼓励有资本、有技术的新生代华侨华人回家乡创业,共同发展。 
  【平台优势】
  大广海湾经济区全省最大
  “‘建大平台,引大项目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,江门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”庞国梅说,目前,广东南车、海信宽带、康师傅顶津项目、普利司通等一批大项目已投产;江门供电局、国华台电、李锦记(无限极)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;天地壹号、维达、富华重工、冠华针织等项目正增资扩产;江沙示范园区、鹤山工业城、鹤山龙湾工业园纳入了江门国家高新区“一区多园”管理;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省考核评价中获得第一名。
  “特别是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年初获省通过,更是为江门今后的发展打造了一个优质大平台。”庞国梅表示,大广海湾经济区面积有3245平方公里,在全省新区中规划面积最大,离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只有100多公里,已被纳入广东省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。
  “港珠澳大桥开通后,江门会成为粤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连接港澳的重要枢纽节点之一,加之未来深茂铁路、深中通道的开通,江门将一跃而成为振兴珠江西岸经济带的重要平台,这将给江门的未来发展增添极大的空间。”庞国梅说。 
  【发展优势】
  稳扎稳打硬指标实现突破
  “除了拥有独特的华侨资源、宜居的生态等软环境外,近年来,江门经济发展实实在在、稳扎稳打,一些硬指标也实现了突破,发展充满后劲和活力。”庞国梅指出,比如,仅进驻江门的银行去年就新增了9家,深交所不久前恢复IPO时,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江门的企业,这都体现了江门的发展活力。
  去年江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(158亿元)在珠三角和全省均排名第8;本外币存款余额(3335亿元)在全省均排名第7,贷款余额(1716亿元)排名第8;工业用电量(147亿度)在珠三角和全省均排名第6,排名比2010年上升了1位。庞国梅指出,从这些硬指标排名都可以看出,近几年江门的经济发展是实实在在、稳打稳扎的,跟上了全省的发展步伐。
  庞国梅分析预计,在几方面因素的支撑下,今年江门的发展指标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稳中有进。比如实体经济的支撑,去年全市用电量突破200亿度,其中工业用电量增幅列全省第2位,说明江门实体经济有扎实基础;投资的支撑,去年江门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,随着今年一批基础设施及招商洽谈项目进入建设期,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强劲拉动作用;金融的支撑,去年江门贷款增速排珠三角第一,存贷比连续9年攀高,金融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;城市经济的支撑,去年我市通过投融资推动城市建设运营进入了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,今年城市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。
  文/香港商报记者 盛芳龄 李苑立 江门日报记者 张雷